访谈简介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是肠缺血最常见的原因,可以由于栓子的栓塞或动脉有血栓形成引起。急性肠系膜缺血病人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当明确诊断时,缺血时间已长,肠已有坏死,同时病人多有较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给治疗带来更多的风险。因此,此疾病属于诊断不易、预后不佳。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手术能有效改善预后。愿意分享一下在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经验和进展。
朱越锋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2009年至2010年在德国完成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培训。2010年12月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主动脉手术。201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公派分别赴澳大利亚Cabrini医院,Alfred医院及Epworth医院血管外科进修学习。
擅长于复杂的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的介入腔内修复治疗。对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体瘤、锁骨下动脉狭窄、肠系膜缺血性疾病、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介入及常规手术有丰富的经验。擅长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Day surgery)及静脉血栓的规范化诊治。
目前承担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及省教育厅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际、国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会主髂动脉疾病专家委员。中国医促会糖尿病足病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促会血管外科分会血管通路学组委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会青年委员
访谈时间: 12月20日 14:00 - 17:00
嘉宾回答(共16个问题,12个回复)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答首先,对于MAI的治疗选择需要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而不是根据我们的专业特长来选择。如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腹膜刺激症状不明显,可以尝试腔内介入治疗。治疗前的MAI病因分析也非常关键。如果是栓塞所致的MAI,无论是支架取栓或guiding导管抽吸,效果都不错。如果是动脉硬化基础上的重度狭窄合并血栓形成,那你的取栓效果肯定不好,可能PTA及支架成型效果更佳。考虑到效果和经济因素,我一般会考虑经皮fogarty导管取栓或置管溶栓。房颤患者尤其心超提示有血栓的情况下不建议溶栓治疗,因为血栓脱落万一脑血管意外,得不偿失。
- 问
- 问答个人觉得诊断仅凭临床经验非常困难。如果患者是由房颤的基础疾病存在同时突发腹痛,需要马上联想到MAI。关键是需要腹部的增强ct检查。尤其在夜间急诊面对不明原因的腹痛,症状明显而体征缺失,但是血指标异常者,坚持查增强ct。早期诊断明确及时进行手术取栓或者介入治疗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旦肠道缺血坏死,外科医生能做的就很有限了。介入治疗目前建议仅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腹膜刺激症状不明显,判断肠道没有坏死,以及开放手术禁忌症者。一旦腹膜刺激症明显,怀疑 肠道坏死者,建议剖腹探查。根据卢瑟福血管外科学介绍,所以慢性的MAI都是血管重建的适应症。但是...查看详细>>http://dxy.me/6baUF3
- 问
- 问答1.超声是一个有效的无创检查手段。可以评估动脉血流速度,管腔是否有狭窄或闭塞。高分辨率的超声甚至可以评估肠道血管情况。但是检查者水准不一以及肠道气体干扰,肥胖等情况会干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2.ct是肠系膜动脉缺血的一种精准的检查方式。有相关报道ct诊断AMI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4%。与DSA相比相对无创,易于操作。可以同时评估肠系膜动静脉及肠道血供情况,以及腹腔内其它脏器病变情况。缺点是造影剂对肾功能有损害,还有技术员对造影剂注射的把控时间很关键。3.DSA是属于AMI的诊断金标准。除了明确诊断之外,可以进行治疗包括:PTA,支架,导管溶栓术,取栓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