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简介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中国近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2013年中国肿瘤年报显示,我国年新发癌症病例数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2012年全球癌症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令人不安地增加,新增癌症病例有近一半出现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在肝、食道、胃和肺等4种恶性肿瘤中,中国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可见肿瘤防治是一个国际性难题,我国的形势更加严峻。
然而,面对癌症,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只要科学防控,积极面对,1/3肿瘤是可以预防的,1/3肿瘤是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愈的,1/3是可以经过积极治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本期微访谈,丁香园邀请齐鲁医院南山分院PET CT中心主任李家敏做客微访谈,与大家一起探讨“肿瘤的三级预防与康复”这一话题,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李家敏,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国际粒子(质子)治疗协作委员会指导委员。齐鲁医院南山分院PET CT中心主任。1995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学习PET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2003年赴哈佛大学麻省总院质子治疗中心学习质子束治疗技术,回国后率先在国内开展质子束治疗的临床和科研工作。2007年12月,应日本京都大学邀请,赴日本京都大学进行了质子治疗专题讲座,对促进中日医学界的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2008年12月,应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邀请,作为特邀代表在亚洲和澳洲功能性神经外科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会议大会上进行了《脊索瘤的质子束治疗》专题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2009年五月,应邀赴韩国参加第二届亚洲放射研究大会并大会发言--《质子束治疗4年临床经验》,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访谈时间: 09月13日 12:00 - 18:00
-
答饮食与肿瘤的关系是很大的。除了不吃有污染的、霉变的食物(霉变花生、霉变玉米强致癌物)、变质的饭菜等,饮食结构也很重要。欧美的肺癌、胃癌发生率低,但结直肠癌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高,与他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有关。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直肠癌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但现在越来越高,与饮食结构改变不无关系。 现在吃粗粮的很人少了,多吃粗粮有好处,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毒素排出,增强免疫力,但现在很少有人吃,就算是面粉和大米也都是“精致的”,只剩了热量,麸皮中有益的B族维生素、粗纤维都没有了,还是吃些粗粮和少去麸皮的面粉、糙米...查看详细>>http://dxy.me/ANVNjm
- 问
- 问
-
答过去几十年来,从事肿瘤治疗的专家一直在寻求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的方法,即最大限度的将射线集中到病变区内杀死肿瘤细胞,而周围正常组织不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在质子束治疗(proton beam therapy, PBT)时,质子射线有较好的物理学特性,其能量释放是以量子的形式释放,它的射程是能量依赖性的。当用光子线治疗时,入射人体的浅层部位可以受到高剂量的照射,亦可能造成该区组织和器官的一定损伤,到深层组织剂量呈指数下降。质子在组织中的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并不是一进入组织就开始递减,而是...查看详细>>http://dxy.me/vyq6vy
- 问答有许多方面,如生活节奏加快,长期作息无常、暴饮暴食、酗酒抽烟、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精神紧张,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治理的力度,正在逐步改善),不良商贩在食品中添加有害物,如氢化植物油(快餐、蛋糕、甜点等许多食品中都有)等等。 饮食与肿瘤的关系是很大的。除了不吃有污染的、霉变的食物(霉变花生、霉变玉米强致癌物)、变质的饭菜等,饮食结构也很重要。欧美的肺癌、胃癌发生率低,但结直肠癌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高,与他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有关。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直肠癌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查看详细>>http://dxy.me/FJfqIr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答很理解你及家人的心情,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事。遇到这样的事开始一家人会不甘心相信是真的,后来会感到震惊,甚至恐惧、沮丧,像是人生中的遇到了大风暴,不知所措,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快要从里面走出来,除去一切负面的想法,积极面对,寻找解决的办法,风暴总是会过去的。癌症目前是常见病,得了癌症不可怕,怕的是恐慌。只要科学治疗、积极面对,许多癌症是可以治好的,或者可以缓解病情,减少痛苦,延长寿命。疾病的治疗是对人身、心、灵全方位的全人治疗,而不单单看到肿瘤,心理疏导和灵里的安舒不但对病人而且对患者的亲友、家人同样非常需要。
- 问
-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