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简介
尽管近年来PE的病因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的研究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其症状不典型,PTE发病率、误诊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PTE误、漏诊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和(或)诊断技术应用不当.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其死亡率由30%降至8%.因此,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意识和掌握肺栓塞诊断技术是减少误诊、漏诊、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媛华主任与大家一起探讨“肺栓塞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杨媛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呼吸病研究所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呼吸内科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对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呼吸危重症抢救具有较多临床经验,近年来,主要从事肺血管疾病尤其是肺栓塞的诊治工作。在肺栓塞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1项。在呼吸系统常见病、疑难疾病和危重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多的经验。
访谈时间: 05月17日 15:00 - 17:00
嘉宾回答(共85个问题,85个回复)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答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但由于是有创性检查,目前已很少应用,CTPA由于能够看到肺动脉的形态,血栓大小,堵塞部位,目前已基本替代肺动脉造影检查。但是并不是说肺动脉造影就无使用价值,在CTPA阴性但临床仍高度怀疑肺栓塞的患者仍需要行肺动脉造影进行检查,另外,对于CTEPH的患者也需要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判断华法林使用是否达到有效剂量的判断方法,临床上INR>3.5,且患者没有出血的情况,可不停用华法林,只将其减量使用即可。如果INR高且发生大量出血时就应停用华法林,待出血停止后再考虑抗凝治疗。
- 问
- 问答如果临床高度怀疑重度肺栓塞,而您单位介入力量较强,可以直接进行肺动脉造影。但我们不太主张这样做,因为对于大多数肺栓塞患者而言,行CTPA就能明确诊断,而且采用内科治疗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而介入肺动脉造影毕竟是有创性检查方法,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全身静脉溶栓,如果血流动力学稳定了,氧合功能改善了,就说明溶栓治疗有效。影像学方面并不一定能够看到栓子完全溶解。如果溶栓后患者的情况没有改善,需要考虑三个问题,1患者是否为急性肺栓塞,2是否为血栓栓塞,3,是否为肺栓塞。我们看到临床上溶栓无效的患者多为慢性血栓或非血栓栓塞,或根本就不是肺栓塞。如果溶栓治疗无效,即使采取介入的手段也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 问
-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