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简介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由于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症状隐匿,我国 HCV 感染的诊断率及抗病毒治疗率均较低,因此在人群中存在较多的隐匿传染源。
本次微访谈,丁香园有幸请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黄玉仙教授,与大家一起探讨「慢性丙肝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和临床管理」相关问题。
黄教授将为你悉心解答、与你一同探讨。欢迎站友们踊跃提问。
专家介绍
黄玉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 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微生物免疫系从事博士后工作 1 年半。2013 年 5 月起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炎一科担任兼职教授,常务副主任。 现为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委员、上海市寄生虫协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病毒学专科委员兼秘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肝病中心专家组成员,《微生物与感染》杂志常务编委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教学及研究工作,对慢性乙肝和丙肝抗病毒治疗及管理、原因不明肝病的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脂肪肝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原因不明发热的诊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 9 项,2 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参与多项治疗乙肝和丙肝新药的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文章 90 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文章 10 余篇。
访谈时间: 12月27日 12:00 - 13:30
- 问
- 问答一般HCV合并HBV感染的患者,HBV的复制相对会降低,但具有波动性,HCV也是引起慢性肝炎活动的原因。因此对于HCV-HBV合并感染的患者,如果存在HCV复制且为肝炎主要动因,优先治疗丙肝,应与HCV单独感染患者遵循同样规则,亚太地区仍推荐基因指导的PR方案。同时PR方案可以使乙肝也获得一定的清除,但丙肝治愈后存在HBC再次活动的风险,需要复查相关指标,如HBsAg阳性或隐匿性乙肝(HBsAg阴性但HBV DNA可测、HBcAb阳性)者,需要选用合适的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对于HBsAb和HBcAb阳性的患者需要严密监测转氨酶。
1492天前 来自 微访谈 -慢性丙肝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和临床管理 评论2 | 收藏 | 删除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问
-
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约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但目前DAA药物在妊娠期妇女中使用尚无相关的安全性数据,因此处于育龄有怀孕意愿的女性患者应优先考虑抗病毒治疗。
1492天前 来自 微访谈 -慢性丙肝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和临床管理 评论 | 收藏 | 删除
- 问
- 问
- 问
- 问